找到相关内容1954篇,用时4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求那跋陀罗对中国禅宗的贡献

    个中字,且中字亦有形像。”由此观之,他所谓“主一”,即禅定的同义异语。  《瑜伽》(卷七十七)云:“云何心一境性?谓通达三摩所行影像,唯是其识。或通达此已,复思惟如性。一《法蕴足论》(卷六)云:...与僧寿涯,修以授周子,周又得先天偈于寿涯(同上)。其中吕洞宾是青原下八世黄龙机禅师法嗣,参黄龙于言下顿悟,遂呈偈云:“弃却瓢囊槭碎琴,如今不恋汞中金。自从一见黄龙后,始觉从前错用心”(《五灯会元》卷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3667460.html
  • 人心,佛性与解脱——中国禅宗心性探源

    ;净虑”。《慧苑音义》卷上云:“禅那,此云静虑。谓静心思虑也。”《瑜伽》卷三十三在解释“静虑”时则说:“言静虑者,于一所缘...——佛教心性的演变发展作一初步的探索,以期更好了解禅宗思想的形成及其对传统佛学的继承与变革。   二、解脱与人心   解脱问题是佛教理论中最根本、最核心的问题,是佛教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1667487.html
  • 三论宗吉藏的二谛思想

    、《楞伽经》、《涅檠经》、《瑜伽》、《中论》等都有二谛的论述,只是含义有所区别。总体上看,二谛论是中观学最为重视的问题,是理解整个中观思想的关键。吉藏继承并创造性发展印度中观学的二谛思想,把二...方法,对南北朝时期形成的毗昙、成实、摄论、等学派,进行了系统总结,为隋唐大乘佛教的兴起扫清了障碍。由吉藏所最终完成的三宗虽然传世甚短,但是三论宗的思想多被后世其他宗派所吸收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 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1267616.html
  • 色心诸法之分析(2)

    经论中破斥具体的人格神随处都有。今且引瑜伽七卷显扬圣教论十卷破自在等作者为例。彼论云:  自在等作者论者,谓如有一、若沙门、若婆罗门、起如是见、立如是:‘凡诸世间土夫所受彼一切或“自在”变化...彼所起不善身业语业。自性无记者,谓八色界处、(除色声界处)意相应品(末那心心法)等。相属无记者,谓怀非秽非净心者所有由名句文身所摄受心及心所。发起无记者,谓彼所摄诸心心所所发身业语业。如是〓广如杂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42467629.html
  • 王恩洋:实有真空中道了义论

    是义,能破彼难,始可以拔济有情,生其正见。边执易取,中道难循,此所以知法者希也。将欲通是义,释是难,于是而法相唯识之圣教尚也。  二法相唯识义。  何谓法相?何谓唯识?  云法相者:《瑜伽》卷...  十 重判两宗皆了义教  跋  此一辨空有,二破邪执。  (一)辨空有  一辨空有者。或有说言,法相唯识,明诸法有。中观般若,明诸法空。是故瑜伽唯识,亦名有宗。中观般若,亦名空宗。两义相违,诤论...

    王恩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4667812.html
  • 萨千·贡嘎宁波生平、事业简介

    。此后,贡噶宁波的病体康复,从乌尔米的章第瓦达玛宁波那里听受了一遍阿毗达磨对法藏,全部熟记于心,使众人大为惊异。 其后,格西章第圆寂后,贡噶宁波又跟随苏却巴绛且巴群学习《瑜伽五分》[7...长寿、无病、缘分优异、财势富足和智慧广大七种圆满。 [6]大咒士衣:西藏旧社会中,以持咒为业的宗教徒穿在外面不束腰带的长衣,或跳神时的外衣。 [7]瑜伽五分:有本地分、摄决择...

    贡嘎宁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21267947.html
  • 唯识宗略说(2)

    小乘佛教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。《瑜伽》将万法归为六百六十种法。世亲早年作《俱舍论》时,曾将六百六十种法归略为七十五种。与世亲同一时代的诃梨跋摩,造《成实论》时,又将万法归纳为八十四法。后来世亲...后面四重是别观。前四重是观现象识的相唯识, 是见道位以前的修法,第五重是观真如唯识的性唯识,为见道位以后的修法。  肆、唯识宗的教判   唯识宗依《解深密经》、《瑜伽》等相关经论,将佛陀一代时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2068376.html
  • 《劝发菩提心集》讲记(六)

     12.《大正藏》第1册,页220b~221b。  13.胜法又可以七胜法(又称七胜事)来说明。依《优婆塞戒经》卷三〈息恶品十六〉(大正24.1051a )、《瑜伽》卷三十八〈菩提品第七〉(大正...,而发大慈悲心,志求无上菩提,如救头然般殷切救度众生出离险境。  本门内容分别引用、增删自下列论典:  1.《发菩提心经》卷上〈劝发品第一〉、〈发心品第二〉。  2.《大乘庄严经论》卷九〈亲近品第...

    慧沼大师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70268458.html
  • 佛教史话(1)

    弥勒菩萨《瑜伽》为根据,撰着《摄大乘》、《唯识三十颂》、《唯识二十颂》等,阐述宇宙万有皆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「万法唯识」思想,创立了瑜伽行派,亦即唯识学派。   本派思想继中观学派成为当时大乘的...瑜伽》、《成唯识论》等的译出,使唯识在中国的发展,能形成系统,继由弟子窥基发扬而成宗立派。译经事业至玄奘已达于最高峰。   义净乃继法显、玄奘之后的西行高僧,游学印度二十余年,精通梵、汉,先后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030868741.html
  • 试析阿底峡与宗喀巴对神通的不同态度

    说、不颠倒说、利益说、怜悯说,若需神通应感化度,为示神足。”[14]这里,神通被目为化度调伏众生的途径之一。《瑜伽》卷四一云:“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,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,应引摄者能引摄...修慧度瑜伽。”⑨《菩提道次第广》云:“应善学习止体静虑,《道炬论》说‘为发通故修奢摩他,者,仅是一例。觉窝于余处亦说‘为发毗钵舍那’,故为生观亦应修止。”⑩可见,阿底峡也主张为发毗钵舍那而修定。当然,...

    高泽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04868915.html